敞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口不出现白雾的原因探析
一、引言浓盐酸和浓氨水是中学化学常用的两种试剂。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在瓶口会看到白雾现象。对此一般文献是这样解释的:浓盐酸具有很强挥发性,HCl极易溶于水,挥发出的HCl分子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对外表现为白雾。
浓氨水跟浓盐酸一样,也有强挥发性,而且NH3也极易溶于水(甚至溶解度还大于HCl),但是,把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敞开,在瓶口却看不到白雾。这一怪现象令实验者始料不及,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但实验结果就是如此。特别是很多学生都遇到了上述问题!
二、目前的解释
针对上述现象的解释,很多人持以下观点:
气体分子因不停地热运动而产生扩散。其扩散速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强、空气流动等,但主要由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即气体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扩散越慢;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扩散越快。由于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化氢小,则氨气的扩散速率比氯化氢快得多,因此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会快速向四周扩散,在其扩散得同时虽然也能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氨水小液滴,但因不能集中,所以不可能形成雾。初看起来,似乎这样解释也颇为合理。
对此,笔者认为不妥:把盛有浓氢氟酸的试剂瓶敞开,在瓶口能看到白雾。
理论上,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 ,其中R为普适气体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M为气体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而氟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20)和NH3的(17)很接近,事实上,常温(25℃)时,= 371.644m/s, = 437.228m/s,由此,两者的分子扩散速度也应该差不多,那为什么氟化氢气体能产生白雾,而独NH3不能呢?
三、酸雾形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为了揭开酸雾形成的原因,笔者进行了一个相关实验。
实验Ⅰ,装置如图所示:
现象为:盛放浓H2SO4试管没产生白雾现象,而盛水的试管产生了白雾现象。这说明:在较干燥的环境下,HCl不能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环境也要有水蒸气。
通过实验Ⅰ我们可以得出盐酸(氢氟酸)酸雾形成的过程:当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足够大时,挥发出来的HCl(HF)结合了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液滴。当小液滴凝聚到足够大、足够密集,达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时,便形成了白雾。
四、现象的解释
那么,NH3到底能否结合水蒸气凝聚成小液滴呢?对此,笔者也进行了一个相关实验。
实验Ⅱ,装置如图所示:
现象为:广口瓶1内产生了白雾现象,而作为对照组的广口瓶2和广口瓶3内没有产生白雾现象。这说明NH3在水蒸气充分多的环境下是能产生白雾的。
那么,通常情况下(水蒸气的浓度相同),为什么HF、HCl等能结合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液滴,而NH3为什么就不行呢?
对此笔者认为:小液滴的形成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的。
显然,要出现白雾,必需要充分多个水分子(水蒸气)结合在一起,而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这动力主要来自HCl等分子对它们的吸引力。而对于NH3,这种吸引力不够,除非环境中水分子是如此之多,以至于NH3无需再从较远的空气中“吸引”水分子(如实验Ⅱ的广口瓶1中)。
关于HF、HCl等和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而NH3和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还可以从以下事实得到佐证:
HF、HCl可以和水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这是因为HCl—H2O间的引力大于HCl—HCl以及H2O—H2O间的引力,HCl分子的掺入会增加HCl或H2O分子受到的引力,HCl和H2O都变得较难逸出,所以HCl或H2O分子的蒸汽压相对于(根据理想液态混合物的Raoult定律)计算出来的蒸汽压值都产生了负偏差,从而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
另一方面,氨气和水不能形成恒沸混合物(实际上,通过加热可将NH3完全赶出),也就是说NH3—H2O间的引力小于H2O—H2O间的引力(而NH3—NH3间的引力亦小于H2O—H2O间的引力)。当然,在液相中,由于分子间距很小,这时NH3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增加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一种气体分子要能和水蒸气形成白雾,要满足:①环境存在足够的水蒸气;②环境存在(挥发出)足够多该分子;③该分子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强。
例如,用水吸收三氧化硫气体,会产生产生大量酸雾(而改用浓H2SO4吸收,则不会产生产生酸雾);以及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甲酸会在潮湿空气中冒白雾等等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解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