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6429|回复: 25

[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9 09: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
如今小学生的数学题越来越复杂了,刚上一年级就要做应用题。这是一个一年级学生做的一道题:

有18本书,卖出去多少本后,还剩余6本?
这个学生写出了这样的算式: 18 — 12 = 6

老师给他打了个“×”,这似乎很正常。不过,我觉得小学生的答案也没有错,你说呢?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12-29 17: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老师的教育过于古板了。不过现在的应试教育就是如此。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9: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常心 于 2010-12-29 21:20 编辑

“有18本书,卖出去多少本后,还剩余6本?”
如果将这道题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就是:18 — □ = 6
这样的题目现在也是一年级学生常见的题目之一。既然老师学校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学生为什么不能这样的形式来回答呢?

我觉得,这道题的完整解答步骤及思路应当是(我说的是“思路”,不是写这么多文字):
因为  18  — 6 = 12
所以  (18本书)(卖出去12本后),还剩余6本。把这句话写成表达式就是: 18 — 12 + 6
正规的做法是要将“因为”那部分的算式写出来,然后写上“答:……”
一年级学生考虑不了这么多,于是将最后“答:……”的内容用表达式写出来了,他可能会想:老师平时就是这样给我们出题的。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12-29 20: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一年级?我当时压根就不识这多字,题目都是用苹果,方框之类的代替的)
当时老师教我们,是应用题就要有解,答,设为知变量...

解:设共卖出去x本
由题意有,
18-x=6
解得,x=12
答:……   我们当时就是这么答的( 加省略号的方式)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一年级还用不到X。
现在的一年级确实用了不少文字,以上题目是实例,并非是我编造。

再看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题:
找规律: 1、2、3、5、( )、( )……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12-29 2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儿子正好上一年级,现在的题目比较活。
曾有过看图编应用题;
还有过一排小朋友经过一棵大树,其中一个说我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几人?
简单地数数肯定会漏掉被树干遮挡住的,相加还得注意得把说话人本人包含进去。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12-29 22: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要我们每人放学回家捡一堆树枝,掰断用橡皮筋成一捆,以后每堂数学课必用的工具。
============================
做题甚至做试卷的时候,我们每人每桌前面都会放着一捆树枝,场面很壮观。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4: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要我们每人放学回家捡一堆树枝,掰断用橡皮筋成一捆,以后每堂数学课必用的工具。
============================
做题甚至做试卷的时候,我们每人每桌前面都会放着一捆树枝,场面很壮 ...
wayne 发表于 2010-12-29 22:05

我赞成这样的做法。用形象、具体、简易的东西引导孩子。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12-31 2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用18-6=12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找规律: 1、2、3、5、( )、( )……  

正规答案:1、2、3、5、(8)、(13)……(CI=CI-2+CI-1)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太难了。

一个小学生是这么答的:1、2、3、5、(7)、(10)……
(他是这么想的: 2=1+1,3=2+1;    5+3+2,  7=5+2;    10=7+3,  13=10+3……)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数学研发网 ( 苏ICP备07505100号 )

GMT+8, 2024-4-28 03:57 , Processed in 0.0483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