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却是落榜生
——关于徐浩破格录取的思考本报记者叶辉 本报通讯员董齐 发布时间: 2008-08-20 06: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16日关于中国数学家证明世界数学难题“法伯相交数猜想”的报道引起反响,人们在为中国数学家的成功之举感到欢欣的同时,也关心这两位青年数学家的个人情况。
有意思的是,其中之一的徐浩的成长经历很值得思考。
看了刘克峰和徐浩关于“法伯猜想”的证明,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数学家瓦开教授激动地说:这个证明简洁极了,漂亮极了!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更是为自己创建的数学中心能够在几年内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作出世界一流的成果感到兴奋和自豪。
能够在短短两年内把世界级数学难题证明得“漂亮极了”的中国学子,无疑应该是个天才!
然而,世界数学大师眼里的天才,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却是一个失败者。
2004年春,刘克峰策划了一次西湖青年数学家论坛,在这次论坛上,国内的不少青年数学才俊聆听了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以及十几位国内外一流青年数学家的报告。
活动结束后,许多数学爱好者在浙大的BBS“缥缈水云间”上发文章留言。一个署名为“土拨鼠”的3篇留言引起了浙大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教授的兴趣,“土拨鼠”在留言中对这次论坛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表述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以及自己在求学历程中的遭逢。留言思想敏锐,对数学的理解已达到一定的深度。
刘克峰深为这位青年学子对数学的挚爱所感动。经调查,刘克峰欣喜地发现,“土拨鼠”就是浙大数学系的硕士生徐浩。
徐浩,1978年出生,宁波人,1997年考上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由于对数学的偏爱,3年后转学数学系,2001年考上本校硕士生。
而2004年的徐浩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考博士落榜,工作尚无着落,他迷恋数学,却无法继续求学。人生的路向何处去?他感到迷茫。
“徐浩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刘克峰说,“在读硕士期间,他就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为外单位服务。如果他想就业、想赚钱非常容易,但他不愿去,他的目标是继续深造,一门心思想学数学,可是我们的体制却难以容纳这样的学生。”
爱才惜才的刘克峰为这位青年学子提供了一条彻底改变他人生的路:让他留在数学中心担任秘书,边工作边复习,第二年继续攻博。
2005年,徐浩考博时再度落榜。
2006年,徐浩第三次考博落榜。这次,徐浩表现得异常偏激,他在BBS上公开抨击现行考试制度,因此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博士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而刘克峰却在美国。他出国前曾专门交代中心副主任许洪伟教授,希望能破格录取徐浩。尽管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刘克峰和许洪伟努力说服有关领导将徐浩破格录取为自己的博士生。
刘克峰的另外两个学生也有着徐浩类似的遭逢。
硕士生李逸,宁波大学毕业,考刘克峰博士生时两门不及格。但他看了刘克峰的文章,并计算出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刘克峰意识到这个学生有悟性,是可造之材。于是刘克峰也把他留在身边当秘书,让他继续考。在此期间,李逸写了两篇有见地的论文,经刘克峰推荐发表了。但李逸在考博士时还是没考上,连破格录取都很困难,刘克峰只好将他推荐到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就凭着刘克峰的推荐信和他的两篇论文将他录取。
“我们的招生体制太死板。”刘克峰说,“我们的落榜生仅凭他的论文就被哈佛录取,我们的招生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这样的体制下,一些很有希望的学生有可能被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
王捷,喜欢数学到痴迷的程度,连女朋友都不顾,常几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结果女朋友离他而去。考博士两门不及格。刘克峰力主将他破格录取,因为他研究的方向与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一致,刘克峰就把他送到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学得非常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一位名家在谈学习时说:感兴趣就能学会,痴迷就能学好,发疯就能学精。徐浩、李逸都属于“发疯”一级的学者,过度的迷恋造成偏科,对他们不喜欢的课程,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忽略,结果在考试时某些课的成绩不理想,影响了录取。
刘克峰对这几个学生的评价是:他们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数学大师。
然而,“未来的数学大师”却差点被关在高校的大门之外!
对这类学生,刘克峰的办法是:因材施教。
新学年开学时,刘克峰找到了徐浩,鉴于徐浩在计算机方面的水平和他的数学能力,刘为他设定的是一个世界级的攻克目标:“法伯猜想”。国际上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曾为此猜想绞尽脑汁,但刘克峰对徐浩的能力很有信心。
“我从刘老师那里第一次听说‘法伯猜想’。”徐浩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刘老师说,‘法伯猜想’是借助计算机提出来的,刘老师建议我,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研究。这是一条别人没有从事过的新路,最后我们确实是通过计算机的帮助证明了这一难题的。”
两年时间,徐浩在刘克峰的指导下,向着这座数学高峰艰难地攀登,终于取得成功。
如果没有刘克峰,徐浩能有今天吗?
刘克峰说,“我已推荐他到哈佛做博士后。哈佛学成后,希望他能回来为国家效力。”
可以说,是刘克峰改变了徐浩的命运。我们的社会还有多少个徐浩?仅靠一个刘克峰怎么能改变得了他们的命运呢?
幸运的徐浩不幸的“徐浩们”
——关于《天才却是落榜生》一文的反应本报记者 叶辉 本报通讯员 董齐 发布时间: 2008-08-30 06:29 来源:光明日报
被高校招生制度淘汰的学生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高校考博时落选的学生,哈佛大学仅凭他的两篇论文就将其录取——本报本月8月20日二版《天才却是落榜生》一文刊出后引起反响,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高校的招生制度亟须改革,否则将难以培养出大师。
浙江教育学院院长鲁林岳介绍说,德国专家谈及中国的教育时说:“你们中国的书比我们的厚,学生成绩比我们好,但你们还要买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原因何在?在于教育制度的缺陷。钱钟书当年考清华,数学只有15分;苏步青上小学时有3个学期的成绩都是全班倒数第一;臧克家考大学时数学为零分,作文也只有3句话,但他们身上很早都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特殊的才能。按今天的教育制度,这些曾经的大师连今天高校的门都进不了。徐浩、李逸这些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大师级人才在博士招生中却落选,这充分说明我国教育制度确实存在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吴奋奋读了本报的报道心情沉重。他说,高考制度(包括高考衍生的中考和研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科举制度。建立科举制度之初,中国是世界上选拔人才最有效的国家,围绕着科举的中国教育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但到了上个世纪初,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进步的重要绊脚石。当时,科举如果不废除,单靠改良,如把自然科学纳入科举,增强面试环节,甚至允许当时新办的学堂“破格录取”等等,都只能延续科举的生命。科举虽然带来“公平”,但不可能从制度层面上容忍新教育,不可能带来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像鲁迅、钱钟书这样的大师。对于高考制度,应像当年废科举一样彻底废除。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应用传播与新媒体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胡晓云认为,我国的应试机制和人才选拔的方向,是要求人们将每一个个体的灵魂和才智向机器人般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人力培养靠拢,而人才造就和科学研究的方向,是非凡,是凸显,是不同,是独特,这天生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多几个刘克峰可以多几个徐浩。但如果能够改变机制,则可以拯救更多的徐浩于彷徨之中。
专家们认为,一些具有大师潜质的人往往是偏才,他们太过关注自己喜爱的专业,却忽视自己的不爱。教育应充分给偏才提供成长的机会,而不应扼杀他们的偏爱。但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招生制度却没能给偏才成长的机会。鲁林岳一直为偏才、专才进入高校呼吁,他多次建议国家将破格制度化,切实按照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对“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可免试升入高等学校学习”,从而给偏才们开设绿色通道。他说,我国培养不出大师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平均主义,过分重视分数的制度安排使天才的才华抑长补短而变得平庸,选才要多元化,尤其是研究生的招收,不能局限于考试,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平均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大师。现有的教育制度确能体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分数不等于能力,不等于水平,分数不可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分数面前表面上非常公正公平,但这种公正公平却掩盖了另一种不公正,那就是面对正常的考试制度,像徐浩、李逸这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无法脱颖而出,扼杀这些可能成为大才的专才、奇才、偏才就是极大的不公正。
“教育教学要关注兴趣,选才用才也要关注兴趣。”鲁林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有趣开始,它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有了兴趣,学习才有了乐趣,有了乐趣,就有情趣。乐趣是一种能量,当这种能量和志向结合时,就会产生更为强大的力量,这就变成了志趣。而志趣是兴趣和志向的整合,是兴趣与意志的合金,也是兴趣发展的最高境界。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从有趣、乐趣到志趣的发展过程,这就是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体现。而现行的平均主义教育只能扼杀、摧残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怎么可能培养出大师?
据悉,欧美高校招收博士生一般都是自主招生,不一定非得考试,他们往往仅凭学生的论文就可以决定是否录取。
有专家认为,其实,我国博导自主招收博士生2000年便已在复旦大学试点,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推开,只有部分两院院士、杰出教授、“973”首席科学家等顶尖专家才拥有自主招生的权利。绝大部分博导无法破格录取自己喜欢的学生。
如何使更多的偏才、专才进入高校学习?如何避免更多的天才被扼杀?一些专家认为要把破格制度化,成立专门鉴定偏才的机构,由有影响的专家兼任鉴定组成员。鉴定的过程全部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
对此,浙江大学人文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翔翔认为,破格录取依旧存在一个“格”的问题。中国的现行教育虽然存在很多缺陷,但是这种缺陷不可能很快弥补,所以现行教育还要遵循大的教育制度。在遵循大制度的同时去不断探索新的制度来弥补缺陷,但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和艰难,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才能建立起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代替机制。破格暂时不可能成为一种制度,它的全面推广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公正问题,过度使用就会导致以权谋私的现象出现,反而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中国教育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在实践中慢慢的前进。
专家们认为,徐浩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刘克峰;而更多的徐浩们却是不幸的,他们无法遇到慧眼识才的老师。徐浩和李逸的落选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悲哀,我们既然已知这个制度存在问题,那么改革就不光是思想而应该成为实际行动。“江山代有才人出”,为了更多的“才人”辈出,为了更多的大师脱颖而出,我国的教育和招生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2008年,距离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整整23年。这23年里,中国先后拿下了国际奥数14个团体第一,成绩优于俄罗斯和美国。按照国际规律,23年的时间足以使一位当年的奥数冠军成长为一位大数学家,2006年获得菲尔兹奖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和澳大利亚数学家陶哲轩都是这样的例子,但中国至今没有看到这样的成果。不乏聪明人的中国在不需要太大投入的数学领域也无人摘取桂冠,连中国数学界都忍不住自问:中国数学怎么了?
而数学恰恰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环,被称为“开启大自然的钥匙”。有数学家以中国体育从乒乓球抓起,带动其他项目,进而夺得奥运金牌为例,建议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从数学率先突破。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0436 招生体制死板是一个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我认为是缺乏对已有知识的疑问。好多学生、老师都认为书本是绝对正确的,其实未必,过度依赖书本,反而束缚了思维,都不敢想了。
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师给你的也许是最近的一条,但绝不会是唯一的一条,但是你能确定那是最近的一条吗? 我记得高考时我在试卷上故意给出了一个异于常规思路的解答过程,
最终结果是数学没得到满分,郁闷死了。:M: 我被政治分数低害死多少次 楼上和我一样:lol
我被政治害的研究生都没考。 同样的。当年的政治拖了我不少分。
天生的不喜欢死记硬背,即便是三角函数,我都喜欢用的时候再相互推导,这样反而不会出错。
中学甚至大学里的数学类和物理类学科,我可以经常打满分,
而同为理科的化学,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在我眼里它没那么多“理”。:lol :b: :'( 我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