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讲包容之道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近百年来为何培养出如此多支撑中国命运的顶级人才,我们许多朋友经常在一起争论,最后得出一个基本统一的结论,即都离不开各自的校魂——包容心。北大的“兼容并包”最直接地展示了北大文化的包容性。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截物”,其中“厚德载物”更是体现了包容的博大胸襟。
当年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堂校长之后,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聘请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任教授与讲师。他聘请教员只问学问、能力,不问思潮、派别。因此,他既聘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也请筹安会的刘师培、复辟派的辜鸿铭;既聘主张白话文的胡适,也请反对白话文的黄侃;既聘“只手打孔家店”的吴虞,也请坚持尊孔复古的陈汉章。当时,北大的群星灿烂、声名鹊起,靠的不正是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之策么?
为什么北大、清华都会选择“包容”这两个字作为学校的校魂呢?
因为,中国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形成,都是因为这“包容”二字造就。换句话说,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包容的文明。离开包容就不可能有中华文明。所以说,不只是北大、清华以包容为魂,其实,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都是“包容”二字造就。
一个国家失去包容,则必将亡国;一个民族失去包容,则必将被外族同化;一个企业若失去包容,则必将寿命有限;一个人若失去包容,则必将无朋无友,孤苦一生!
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来看,儒家文化已渗透到每个人的血脉之中,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仁”就需要包容。如今市面上有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阐释,如《中庸之道》《忍经》《糊涂学》《菜根谭》等,都是在从不同角度解释包容之道。如果你还没有吃透“包容”二字,那就还算不得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凡是在中国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第一品质一定是包容心。
道家老子称赞“上德若谷”。夫“谷”者,虚也虚者,能容也。比喻人的胸怀像山谷那样宽广,形容人十分宽容。即所谓“心若空谷”也。包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毫无疑问,包容是修炼心性的重要内容。
佛家更是包容的倡导者。许多人认为禅的行为不亚于缩头乌龟或鸵鸟策略,把头藏起来,天下就太平了。禅的境界实际上并非逃避,而是包容、宽恕与超越。用包容和原谅取代埋怨、责怪和忌恨,宽恕包容别人,不为鸡毛蒜皮之小事而自寻烦恼。
有容乃大,容则事易。不原谅别人,就会满腹怨气、怒气、恨气,心里难受,身体受累,甚至生病,简直是自讨苦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原谅他人,就可以舍弃怨气、怒气、恨气,只当没有这件事,没这个人一样。
处世之道,即应变之术,人有大度才能成大器,若不能容下几句恶言,偏执一端之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理达则和通,乱气不烦于胸中,故不气。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能够顾全大局,相忍为党,他人对自己的损害或损失不计较或不追究,说明这个人具有包容的人格和品德。如果一个人,在受到污辱时,能够镇定不惊;面对“曲”、“枉”时,能够泰然处之,那么这个人也就做到了包容。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成熟,这种修养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相反是力量是魅力是过人的目光与胸怀;是对于人性的深度理解,是对于利益的整体把握,是对于个性的充分尊重,是对于共存原则的贯彻与实施。包容是一种整体观念,是一种高瞻远瞩。试想一个成熟的人,怎会在一个耍无赖的小孩面前耍无赖?试想一个君子,在小人的伎俩面前怎会与之计较?
总之,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所大学,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若失去了包容之魂,那么,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成为真正的一流大学,成为富强的民族和强大的国家。
许多人,误以为包容只是一种心态,其实,这只是对包容的肤浅认识。其实,任何完美的文化,完善的文化,成熟的文化,都不只是一个观念,它一定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个人、团队、国家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了更为具体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及做人成事的方式。
今天,我们面临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冲击,许多人说,中华民族会在这一次机遇中变得更加强大。变得更加强大,要靠什么来做保障呢?当然,还得凭包容之道。
文化,简单地说可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关于东方的做人文化,一块是关于西方的做事文化。东方文化重做人,西方文化重做事。正是因为做人和做事才能成就真正的完整的人生,所以,今天,中国人要想成功卓越,那就看谁能真正将“包容”二字继续发扬光大。 1# forcal
反复读了这篇文章,获益匪浅。
“海纳百川”方成为海。“山容百兽”始成为峰。佐证以两校之校魂,敢不自勉乎。’ 北大孟修斯,清华常凯申。
不过说到底还是北大更胜一筹,有焦国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