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楼主: TSC999

[讨论] 有黄绿红三种颜色的珠子各 4、4、1个。用它们穿成 9 颗珠子的手串,有多少种组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7-8 19: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SC999 于 2021-7-8 20:24 编辑

下面是常新德公式对于颜色数 m=4,各色珠子数分别是 1、1、1、3 时的计算程序代码:

  1. m = 4; n[1] = 1; n[2] = 1; n[3] = 1; n[4] = 3; Subscript[S, n] = \!\(
  2. \*UnderoverscriptBox[\(\[Sum]\), \(i = 1\), \(m\)]\(n[i]\)\);
  3. Q = (Sum[EulerPhi[d] *(Subscript[S, n]/d)!/\!\(
  4. \*UnderoverscriptBox[\(\[Product]\), \(i = 1\), \(m\)]\(\((
  5. \*FractionBox[\(n[i]\), \(d\)])\)!\)\), {d,
  6.      Divisors[GCD[n[1], n[2], n[3], n[4]]]}])/Subscript[S,
  7.   n]  (*圆排列数*)
  8. M = (\!\(
  9. \*UnderoverscriptBox[\(\[Sum]\), \(i = 1\), \(m\)]\(\[LeftFloor]
  10. \*FractionBox[\(n[i]\), \(2\)]\[RightFloor]\)\))!/\!\(
  11. \*UnderoverscriptBox[\(\[Product]\), \(i = 1\), \(m\)]\(\[LeftFloor]
  12. \*FractionBox[\(n[
  13.        i]\), \(2\)]\[RightFloor]!\)\)(*圆排列中的对称排列数,\[LeftFloor]n[i]/2\
  14. \[RightFloor]表示取整 *)
  15. \[CapitalPhi] = (Q + M)/2(*环排列数*)
  16. \[CapitalPhi] = \[LeftFloor](Q + M)/2\[RightFloor] (*环排列数取整*)
复制代码



计算结果是  Q=20, M=1,Φ=(Q+M)/2=21/2,取整后等于 10。

补充内容 (2021-7-9 09:30):
程序运行结果等于 10。与公式算的取整后结果相同。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21-7-8 23: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SC999 于 2021-7-9 09:11 编辑

下面是用改正错误后的程序进行计算,并与常新德公式计算结果对比。有时二者完全相同,但有时二者不一样,需要判定是哪个有错。例如下面的例子:

下面是四色珠子,黄色 1 颗、蓝色 1 颗、绿色 2 颗、红色 3 颗。手串共由这 7 颗珠子穿成。

按程序计算,共有 30 种花色如下图所示。但是按照常新德的公式计算,却有 31 种花色。问题来了,是公式错了还是程序错了?

4-1123的花色数.png

上图中有没有花色重复的? 有没有遗漏的?

下面是程序计算和常新德公式计算,程序代码放在一起了。
有个疑问,公式计算中,算出了有 2 个圆排列是对称的,结果就折算成了 1 个环排列。我咋看不出哪个环排列是对称的?

  1. Clear["Global`*"];   
  2. m = 4; n[1] = 1; n[2] = 1; n[3] = 2; n[4] = 3;
  3. Subscript[S, n] = \!\(
  4. \*UnderoverscriptBox[\(\[Sum]\), \(i = 1\), \(m\)]\(n[i]\)\);
  5. ss = {};     (* 所有的方案数列表 *)
  6. a = Permutations[{"黄", "蓝", "绿", "绿", "红", "红", "红"}, {Subscript[S,
  7.    n]}]; (* Subscript[S, n] 个有重复元素的全排列 *)
  8. L = Length[a];       (* 共有多少种线排列? *)
  9. k = 0;
  10. While[L > 0,
  11.   s = a[[1]];  (* 候选方案*)
  12.   ss = Append[ss, s];
  13.   s1 = Reverse[s];  (* 候选方案反排*)
  14.   Do[If[a[[i]] == s || a[[i]] == s1, a[[i]] = {}], {i, 2, L}]; (*
  15.   s 左移,s1右移之前,先筛一次 *)
  16.   Do[s = RotateLeft[s]; s1 = RotateRight[s1]; (* s 左移一位,并存到 s 中;
  17.    s1右移一位,并存到 s1 中*)
  18.    Do[If[a[[i]] == s || a[[i]] == s1, a[[i]] = {}], {i, 2, L}];
  19.    , {i, 1, Subscript[S, n] - 1}];     (*
  20.   s每左移一位、s1每右移一位,与其余的比较,若有一个是相同的,将那个其余清空。共筛 Subscript[S, n] 次 *)
  21.   a = DeleteCases[a, {}]; (* 去掉 a 中的所有空集 *)
  22.   a = Delete[a, 1];    (* 去掉 a 中的候选方案 a[[1]] 后的 a 列表 *)
  23.   L = Length[a];       (* 筛一轮后的 a 还有多少种线排列? *)
  24.   k = k + 1;
  25.   If[L == 0, Print[ss, " 所有花色方案展示,方案数 = ", k]];
  26.   ];
  27. (*以下是按常新德公式计算*)
  28. Q = Sum[EulerPhi[d] *(Subscript[S, n]/d)!/\!\(
  29. \*UnderoverscriptBox[\(\[Product]\), \(i = 1\), \(m\)]\(\((
  30. \*FractionBox[\(n[i]\), \(d\)])\)!\)\), {d,
  31.    Divisors[GCD[n[1], n[2], n[3], n[4]]]}]/Subscript[S, n](*圆排列数*)
  32. M = (\!\(
  33. \*UnderoverscriptBox[\(\[Sum]\), \(i = 1\), \(m\)]\(\[LeftFloor]
  34. \*FractionBox[\(n[i]\), \(2\)]\[RightFloor]\)\))!/\!\(
  35. \*UnderoverscriptBox[\(\[Product]\), \(i = 1\), \(m\)]\(\[LeftFloor]
  36. \*FractionBox[\(n[i]\), \(2\)]\[RightFloor]!\)\)(*圆排列中的对称排列数*)
  37. \[CapitalPhi] = (Q + M)/2(*环排列数*)

复制代码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程序算出环排列数为 30,它们的具体排列方案见上图。常新德公式计算圆排列数为 Q = 60 种,其中对称排列的为  M = 2 种,所以环排列数  Φ =(Q+M)/2 = 31 种,比程序算的多了一种。

我看不出来存在 2 种对称的圆排列,如果有,它是什么模样的? 黄珠 1 颗、蓝珠 1 颗、绿珠 2 颗、红珠 3 颗。它们的圆排列咋能有对称的呢? 哪位网友发现有对称的,请告知一下。

补充内容 (2021-7-15 08:57):
最终发现程序没错,常新德公式也没错,错在我马虎了,没有认真看常新德老师的论文。各色珠子个数有奇有偶,若奇数个数大于 2 则 M=0,不存在对称圆排列,不用按公式计算了。当奇数个数是0、1、2 时才按公式计算。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9: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SC999 于 2021-7-9 19:49 编辑

把一些计算结果汇总,放在一张表格中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

从下表可知,无论穿成手串的珠子颜色有几种,每一种颜色的珠子数目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但是如果奇数多于 2 个,常新德公式计算结果就会出错。这一点,常老师在其论文中已有过说明。

结果汇总.png

结论就是:

    ① 本帖中的程序计算结果是可以信赖的。这个程序对于珠子数目中有多少个奇数没有限制。

    ② 常新德的公式尚存在一定缺陷,有继续进一步研究并对其进行修正的必要。这一项工作,有待大侠们去努力。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0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SC999 于 2021-7-12 07:24 编辑

据网友 “数学青年” 提供的信息, 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傅种孙曾于 1942 年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 即:

设有 \(m\) 种颜色的珠子,每种颜色分别有 \(n_1,n_2,…,n_m\) 颗,总共有 \(n = n_1+n_2+…+n_m \) 颗。若用这些珠子穿成一个圆环,问有多少种穿法?

从网上查到,现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目录中仍有傅种孙教授的这篇论文,题目是  A Problem on Non-sensed Cirular Permulations /武汉大学理科季刊 8 卷 1 期(1942 年)。  英文标题的意思是一个关于无向循环排列的问题。

66 年后的 2008 年,国内常新德老师也发表了《有重复元素的圆排列和环排列的计数问题》,可惜他的公式解决问题不彻底,留了一个大尾巴待解决。

相信傅种孙是完全解决了的。如果有哪位网友方便去武汉大学,可到图书馆查阅一下这篇文献,发到这个论坛上来。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21: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SC999 于 2021-7-15 09:13 编辑

今天这个帖子的问题可以彻底结束了。经编程试验知:

m = 4; n[1] = 1; n[2] = 1; n[3] = 1;  n[4] = 3  时,环排列数为 10 种,  公式算为 10.5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1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4; n[1] = 1; n[2] = 1; n[3] = 2;  n[4] = 3  时,环排列数为 30 种, 公式算为 31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2个, 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4; n[1] = 1; n[2] = 1; n[3] = 1;  n[4] = 2  时,环排列数为  6 种,  公式算为 6.5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1个, 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4; n[1] = 1; n[2] = 3; n[3] = 3;  n[4] = 3  时,环排列数为 840 种, 公式算为 843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6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3; n[1] = 1; n[2] = 1; n[3] = 3  时,环排列数为 2 种, 公式算为 2.5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1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3; n[1] = 3; n[2] = 3; n[3] = 5  时,环排列数为 420 种, 公式算为 426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12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3; n[1] = 1; n[2] = 1; n[3] = 1  时,环排列数为 1 种, 公式算为 1.5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1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3; n[1] = 3; n[2] = 3; n[3] = 3  时,环排列数为 94 种, 公式算为 97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6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5; n[1] = 1; n[2] = 1; n[3] = 1; n[4] = 2; n[5] = 2 时环排列数为 90 种, 公式算为 91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2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5; n[1] = 1; n[2] = 1; n[3] = 1; n[4] = 2; n[5] = 3 时环排列数为 210 种, 公式算为 211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2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5; n[1] = 1; n[2] = 1; n[3] = 2; n[4] = 2; n[5] = 3  时环排列数为 840 种, 公式算为 843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6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m = 5; n[1] = 1; n[2] = 1; n[3] = 1; n[4] = 2; n[5] = 2  时环排列数为 90 种, 公式算为 91 种。公式算的对称圆排列为 2个,实际应当是 0 个。

这就说明,当各种颜色的珠子个数有奇有偶,而奇数个数多于两个时,对称圆排列是没有的,即此时 M=0,此时环排列的数目等于圆排列数目的一半。

而当奇数个数为 0、1、2 时,M 不等于 0,其值需要按公式计算,此时环排列的数目等于圆排列数目的一半再加上 M 的一半。

再回头看看常新德老师的论文,才发现人家已经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而且论证了为什么奇数个数多于两个时,对称圆排列是不存的。见下图:

奇数个数超过 2 个则对称圆排列数为零.png

这就对了,主帖提出的疑问是不存在的,常新德的公式是完全正确的。

为什么奇数个数多于两个时,对称圆排列不存在,见原著中的证明:

证明.png

折腾了好几天,最终证明是程序没有错,常新德公式也没有错。错在本人马虎了,没有认真阅读常新德老师的那篇论文。只是跑马观花地瞄了一眼。论文本身也有一点点小瑕疵,
如果多说一句话就好了——当奇数个数大于等于 3 时 M=0,此时按公式算出的 M 值不能用。小于等于 2 时才能按公式算 M。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数学研发网 ( 苏ICP备07505100号 )

GMT+8, 2024-11-22 01:33 , Processed in 0.0230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