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6383|回复: 0

[转载] 李尚志教授《数学聊斋》之九 “没收非法所得”是惩罚吗 数学期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18: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
李尚志教授《数学聊斋》之九 “没收非法所得”是惩罚吗 数学期望

    商家卖了假货,被市场管理部门发现了,要进行处罚。一种常
见的“处罚”是“没收非法所得”。
卖假货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合法经营也能赚钱,但商家嫌赚得
太少,通过卖假货(降低成本)来赚更多的钱。卖假货比不卖假货多
赚的那部分钱就是非法所得。比如某件商品成本400元,合法经营卖
500元,利润100元。如果假货的成本是100元,仍然卖500元,就赚
了400元,比合法经营多赚400-100=300 元,这就是非法所得。
    卖假货被抓住了,当然应当没收这300元非法所得。但这是处
罚吗?
    “处罚”就是让干坏事的人遭受损失,使他以后不敢再干坏事
。干坏事受到的损失怎样计算? 应当与不干坏事相比较。干了坏事
被抓住,与他不干坏事相比吃了亏,这才是“遭受损失”。以上述
情况为例,合法经营卖一件商品赚100元; 卖假货赚400元,被抓住
之后没收了非法所得的300元,仍然赚100元,与不卖假货的收益相
同,一点不吃亏,这能叫做惩罚吗?如果只是这样“惩罚”,商家
一定会继续卖假货。
    如果商家每次卖假货都被抓住,虽然每次都不吃亏,但也没有
占便宜,他也就不必再干下去了。但事实上他不可能每次都被抓住
。卖假货被抓住不是必然事件,而是随机事件。即使被抓住的概率
很大,比如为90%,平均每卖十次被抓住9次,这9次的非法所得都
被没收了,但还有一次没被抓住,赚了300元,那么这十次卖假平均
每次还赚 300/10=30元。这相当于将每次非法所得的10%返还给他
作为奖励了,他肯定还会继续干下去。更何况,众所周知,商家卖
假货被抓住的概率并没有高达90%,能够有10% 就不错了。平均起
来每卖十次假货只有一次被抓住。被抓住的这次收益为0,其余9次
每次赚300元,共赚了 300 x9 元,十次卖假平均每次收益为 300
x9/10 = 300 x90% = 270 元。所以,被抓住的那一次只没收本次
的非法所得,不但不是处罚,反而是将其余9次的非法所得奖励给他
。也就是只没收非法多得的 10%,将其余90%奖励给他。受到这样
的奖励,他当然再接再厉继续干下去。
    怎样才能让他卖假货没有收益呢?很简单:既然他被抓住的概
率只有10%,平均每十次被抓住一次,就应当在这一次抓住时将总共
十次的非法所得全部没收。如果每次的非法所得是300元,就要没收
300元的10倍。这就是“假一罚十”。他有9次没有被抓住,每次的
非法所得 300元,共得 300 x 9 元; 被抓住这次,本来赚了 300
元,却被没收了 300 x 10 元,收益为 300-300 x 10= -2700元
。因此十次的总收益为 300 x 9+(-2700) = 0 元,刚好持平,既
没有占便宜也没有吃亏。
    有些“维护人权人士”很反对“假一罚十”,说:虽然卖假货
不对,没收这一次的非法所得也就行了,罚十倍是侵犯了他的合法
。其实,如果他被抓住的概率确实是10%,罚十倍他也没有吃亏
,因此也不是处罚,只不过是将他十次的非法所得全部没收。反正
不吃亏,他就会继续干下去。因此,只有罚到十倍以上,才能让他
吃亏,才是对他的处罚,才有可能让他不敢再干下去。或者保持“
假一罚十”的处理办法,但是加大查处力度,提高卖假货被抓住的
概率,比如被抓住的概率由10% 提高到 20%。假设商家每次卖假的
非法所得为 a,每次被抓罚款 10a ,损失为 10a - a = 9a,也就
是说收益为 -9a 。平均每十次有8次没有被抓,收益a x 8;2次被
抓,收益 (-9a) x 2。十次总收益为 a x 8 + (-9a) x 2 ,平均
每次收益为
        (a x 8 +(-9a) x 2) / 10 = a x 80% + (-9a) x 20%
= -10 a 。
  也就是说:平均起来每次的损失为非法所得的10倍,这才是真正的
“假一罚十”,对于卖假的商家才有一点震慑作用,使他以后不敢
再干下去。更重要的是,一个商家受处罚,会对另外的商家产生震
慑作用。这才是处罚的真正目的。
    在以上的例子中,商家卖假,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被抓或者不
被抓。不被抓的概率为 80%,被抓的概率为 20% 。不被抓的收益为
a ,被抓的收益为 - 9a ,
平均收益 = 不被抓的收益 x 不被抓的概率 + 被抓的收益 x 被抓
的概率
这样算出来的平均收益称为他的收益的“数学期望”。我们希望打
击卖假行为,就一定要让卖假的收益的数学期望为负。而且,数学
期望越小,也就是损失越大,打击的效果越佳。
    一般地说,凡是在面临风险的情况下作决策,都需要用数学期
望来衡量方案的优劣。
    比如,有些人疯狂地参加买彩票之类的“博彩”活动,就是因
为他们只想到自己中了奖能够赚多少钱,不考虑自己没中奖有多大
损失。如果他算一算数学期望:中奖的概率x 中奖所得 + 不中奖
概率 x (-不中奖的损失),大概就不会那么狂热了。即使不做这么
复杂的计算,只算一下在最坏的情况自己损失多少,衡量一下自己
是否乐于承担这个损失。如果觉得还可以承担,输了也可以不必遗
憾,输的钱就当是买了门票逛公园。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数学研发网 ( 苏ICP备07505100号 )

GMT+8, 2024-4-20 18:51 , Processed in 0.0417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