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楼主: wayne

[推荐] 或许时间根本不存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时间 我们就可以分清“此我”和“彼我”,于是就有了“历史”, 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分清“此运动”和“彼运动”,于是就有了“因果”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9-1 17: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时间 我们就可以分清“此我”和“彼我”,于是就有了“历史”, 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分清“此运动”和“彼运动”,于是就有了“因果” wayne 发表于 2010-9-1 10:17
我的看法是:我们看到了“此我”和“彼我”,看到了“历史”,看到了“此运动”和“彼运动”,为了理解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引入“时间”这个概念。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0-9-2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是:我们看到了“此我”和“彼我”,看到了“历史”,看到了“此运动”和“彼运动”,为了理解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引入“时间”这个概念。 mjs1wh 发表于 2010-9-1 17:42
人类现实社会中的时间概念应该就是这样产生的,用于辅助描述“过程(运动)的绝对密度”的量。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2-10-8 08: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研究下去会疯掉的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4-6-4 18: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赞同时间不存在这个观点的。记得尼古拉.特斯拉在他的《引力的动态理论》中也好像这样提到过,虽然这篇文章比较难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是一个天才。关于他的介绍,这里就不详述了。

人之所以有时间的概念,首先是因为存在运动。当我们感受到太阳东升西落,感受到微风拂面,感受到新陈代谢带来的草木繁盛到凋零,人的盛衰,以及各种行为的持续过程。这时我们脑袋里便有了时间的概念。

如果宇宙一切事物停止运动(比如太阳不再东升西落,天气不再变化,新陈代谢全部停止,原子衰变也停止……),那么时间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已经毫无意义了,你也无法判断经过了多长“时间”,或者还是一切停止了。但运动是不可能绝对静止的,所以时间概念不仅是这个原因而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果律,或者称之为熵增定律。熵是热力学中的状态量,值越小则系统越有序简单,反之则越混乱复杂无序。

宇宙的演化过程,最终是趋向熵增(耗散无序)的。曾经有本书是这么解释宇宙的生灭循环变化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点,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多么简单规则),然后大爆炸之后出现基本粒子,相互碰撞,形成重原子,之后不断冷却,形成星系,行星和恒星等。这些宇宙物质不断消耗自身,以至于最终变为毫无生命,没有秩序的混沌,从而结束宇宙。失去能量后不断收缩重新归为一点,由此回到最初循环。这有点中国古代文化中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否极泰来”的哲学意义,宇宙真的是如此循环的吗?北宋著名易学家邵雍(字康杰)的哲学观点正是这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宇宙的演变趋势都遵从着同样的法则——从低谷发展到顶峰(最为繁荣阶段),然后又不断下降到最低程度,接着又是新的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的演变正是这样,从起义发端,到繁荣盛世,再到社会颓败,最后又到起义四起……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宇宙的信息和人体以及人类社会的全息化,所以也这么研究宇宙。邵雍有很多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也是他晚年花了自己大量时间和心血写成的一本书,名字叫做《皇极经世》。里面正是阐述他本人的上述哲学观。

回到因果律,如果没有这个因果律,你很难相信时间是存在的。举个例子,被子掉在地上摔碎了,它永远无法自动地复原回到原来的地方。因为熵增原理(或者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决定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样,一个不可逆化学反应发生了,它是不会自主地反向反应。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造成的影响不可恢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假如我们能逆转这个熵增定律,某天你若能看到摔碎的杯子自动从地面回到桌子上并完好如初,腐烂的尸体自动回复生机并重获生命(仿佛时间倒退一般),燃烧的灰烬能够魔法般回到燃料状态……那么这时你会怀疑一切的真实性,怀疑自己是否是在梦境中。因为人有固定思维,认为时间是单线程的,单方向直线前进的。

反思:
1. 时间有可能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它根本不存在;
2. 时间有可能不是直线的,或许是平面网状的*,或是并发的**;
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难道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个问题肯定是哲学层面的。不过,这个问题让倒我联想到了跟量子力学相关的问题,因为量子力学的研究最终指向了一个问题——意识是什么东西?(参见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一书) 这又是一个更为艰深的问题了。
由此看来,科学的最高境界更加接近宗教或者哲学了,或许它们最终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是一致的。

根据网上的资料,爱因斯坦有表述过相关的思想,他曾说过,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只是挥之不去的幻象。”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些自然规律的认识非常不完备和非常零碎。因此相信自然界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根本规律,这种观念的本身也是建立在某种信念之上。科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迄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种信念是站得住脚的。”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可见,爱伊斯坦对于的“宗教”的理解不是通常意义下的,而是考虑到了整个科学和宇宙,乃至精神范畴的协调。

他认为不存在人格化的上帝,并且这也不需要作为宗教的基础,爱因斯坦还认为,在科学家中间普遍存在一种“宇宙宗教感情”,构成了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动机。作为一种科学信仰,其内涵包括三个基本信念:

第一个基本信念是“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爱因斯坦认为这种信念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第二个基本信念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规律性”(合理性、因果性、秩序、和谐)的信念。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家中间普遍存在着一种有别于普通人的“宗教感情”:普通人的宗教感情一般是对恩威的神的崇拜;而科学家则是对“普遍的因果关系”坚信不移,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感到喜悦与惊奇。同这种和谐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相比,人的思想和行动都只能看做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
第三个基本信念是对世界及其规律的可知性(可认识、可理解性)的坚定信念。爱因斯坦说:“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并认为,“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任何科学工作,都是从世界的合理性和可知性这种坚定的信念出发的”。
爱因斯坦关于“宇宙宗教感情”的观点,应该说是接近辩证唯物主义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相信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相信这个客观世界是有规律的;并且,相信世界的规律是可认识的,人的思想只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一种近似的反映。

注释:
* 关于这一点,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以其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出色地用文学诠释了这一想法。
** 相对论中关于时间的概念有点这个意味,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时间坐标系,相互独立却又相对。

点评

是的,他是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在电学领域,他可谓出神入化。  发表于 2014-6-4 20:56
尼古拉.特斯拉绝对是天才, 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发表于 2014-6-4 19:51

评分

参与人数 1鲜花 +12 收起 理由
wayne + 12 兴趣相投,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对于人类自身,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意识,我们都了解的太少了,当然了,这个主要是因为自然科学是连续发展的,是承接自牛顿那个时代的朴素世界观,宗教思维模式。
而这个朴素的科学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关注人类自身,不关注人的思考,人的观测这个行为可能对”物质世界“,对“物理定律“所造成的影响。

一个因果律,最完备的描述形式应该是 某某人 在某某条件下 发现某某现象总是关联发生的。
跟通信系统一样,有sender,receiver, and medium这三要素。
某某人(sender,发送源), 某某条件(medium,传输媒介),某某现象的关联发生(receiver,接受端)

而事实上的自然科学,即现在流行的经典物理学,主流的自然科学运作方式,都是默认忽视掉了 某某人(sender,发送源) 这一组成要素的重要性。
是时候关注这个因素的重要性了。
关注 这一因素 你会发现,时间 这东西原来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关注 这一因素 你会发现,原先的各种固化的概念,原来是如此的脆弱....
关注 这一因素 你会发现,人类在很多”不存在“的概念上 走的太远太远了....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发表于 2014-7-18 21: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穿越时空,回归过去,或者抵达未来,自由往来予无数个宇宙之间。那时,时间就不自在了。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  毋任己意而废人言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数学研发网 ( 苏ICP备07505100号 )

GMT+8, 2024-11-23 17:26 , Processed in 0.0232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