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5-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威望
- 星
- 金币
- 枚
- 贡献
- 分
- 经验
- 点
- 鲜花
- 朵
- 魅力
- 点
- 上传
- 次
- 下载
- 次
- 积分
- 3851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0 1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yTo9_Fans 于 2010-10-20 19:54 编辑
定理$4$:
————————————————————
对于所有$p$和$S$,均成立$f(p,S)=g(p,S)$。
————————————————————
我们将$S$按空白格数量$k$进行分类,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定理$4$。
证明:
一、基础步骤:证明定理$4$对于$k=0$成立。
此时的局面$S$是终局$F$,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四连通绿方获胜,则有$f(p,S)=g(p,S)=1$,
$2$. 八连通红方获胜,则有$f(p,S)=g(p,S)=0$。
综上所述,定理$4$对于$k=0$成立。
二、归纳步骤:假设定理$4$对于$k=m$成立,证明定理$4$对于$k=m+1$成立。
当$k=m+1$时,根据$f(p,S)$的定义,我们有
$f(p,S)=p*max\{f(p,P_1),...,f(p,P_{m+1})\}+q*min\{f(p,Q_1),...,f(p,Q_{m+1})\}$
$=max\{p*f(p,P_1),...,p*f(p,P_{m+1})\}+min\{q*f(p,Q_1),...,q*f(p,Q_{m+1})\}$
其中局面$P_1,...,P_{m+1}$和$Q_1,...,Q_{m+1}$均为包含$m$个空白格的局面。
由于定理$4$对于$k=m$成立,所以有
$f(p,S)=max\{p*g(p,P_1),...,p*g(p,P_{m+1})\}+min\{q*g(p,Q_1),...,q*g(p,Q_{m+1})\}$
根据定理$3$,对于所有的$i$,我们有
$g(p,S)=p*g(p,P_i)+q*g(p,Q_i)$
所以$q*g(p,Q_i)=g(p,S)-p*g(p,P_i)$
所以
$f(p,S)=max\{p*g(p,P_1),...,p*g(p,P_{m+1})\}+min\{g(p,S)-p*g(p,P_1),...,g(p,S)-p*g(p,P_{m+1})\}$
$=max\{p*g(p,P_1),...,p*g(p,P_{m+1})\}+[g(p,S)-max\{p*g(p,P_1),...,p*g(p,P_{m+1})\}]$
$=g(p,S)$
所以如果定理$4$对于$k=m$成立,则定理$4$对于$k=m+1$成立。
综上所述,定理$4$对于所有的$k$都成立。
证毕。
定理$4$是一个很强悍的定理。
因为$f(p,S)$是两个绝顶聪明的人下出来的胜利概率,$g(p,S)$是两个大笨蛋下出来的胜利概率。
无论$p$取何值,局面$S$是什么样子,$f(p,S)$和$g(p,S)$竟然是恒等的。
所以定理$4$说明了两个绝顶聪明的人下这盘棋,等价于两个大笨蛋下这盘棋。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直白,我们再来看定理$4$的一个推论。
推论$1$:
———————————————————————————
无论$p$取何值,局面$S$(终局除外)是什么样子,
双方从局面$S$开始对弈,他们的最佳走法都是同一个格子。
———————————————————————————
证明:
根据定理$3$,我们有
$g(p,S)=p*g(p,P_i)+q*g(p,Q_i)$
根据定理$4$,我们把$g$换成$f$,得到
$f(p,S)=p*f(p,P_i)+q*f(p,Q_i)$
由于无论$i$取何值,等式左边的值不变,
所以当$f(p,P_i)$达到最大值的时候,$f(p,Q_i)$就达到了最小值。
所以双方的最佳走法是同一个格子。
证毕。
有了推论$1$,我们就可以很直白地解释为什么两个绝顶聪明的人下这盘棋,等价于两个大笨蛋下这盘棋:
因为双方的最佳走法是同一个格子,
所以两个绝顶聪明的人下这盘棋,
就相当于以某种顺序对$N^2$个格子进行随机染色,
具体染成什么颜色完全是根据抛硬币的结果来决定的。
由于交换染色的顺序不影响最终染色结果的概率分布,
所以我们总可以先染第$1$个格子、然后第$2$个格子、……、最后第$N^2$个格子。
就像mathe大师在此贴$4$楼提到的那样:
http://bbs.emath.ac.cn/thread-2710-1-1.html
这不正是两个大笨蛋在下这盘棋吗?
题解连续剧《跨越路障》到此告一段落。
下一次是结束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